发布日期:2025-05-14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一季度,佛山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达2049.42亿元,同比大增14.53%;实现归母净利润178.77亿元,同比飙升28.90%。
虽然整体业绩表现不俗,但进一步分析发现,BB视讯官方入口只有约半数(28家)佛山A股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增长,35家企业(占比64.81%)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另有半数企业营收增长承压,超三分之一企业净利润增长乏力。
这背后,是上市公司业绩行业分化加剧,建材家电发展“冰火两重天”。家电行业是佛山经济的“扛把子”,一季度佛山8家A股上市家电企业营业总收入全线%;加权平均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达到了33.31%,成为佛山上市公司整体增长的绝对引擎。
与之相对的是,曾经的家居建材“明星企业”如今却深陷“寒冬”。在佛山家居建材类的10家上市公司中,7家企业营收下滑,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且其中3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跌幅超过100%。照明企业*ST星光还因业绩惨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这一冷一热的强烈反差,反映出佛山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行业转型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未来,佛山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策引导,给予面临转型挑战的行业更多支持,以提升经济的整体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国内,自去年下半年国家启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后,2025年该政策再“加码”,除继续支持冰箱、洗衣机、空调等8类产品以旧换新外,还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和电饭煲4类家电纳入“国补”范畴。受政策带动,一季度我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3%。
作为大小家电“通吃”的尖端玩家,美的集团是这一波消费热潮最大的受益者,企业营收规模与归母净利润双双创下当季历史新高。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84.28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率9.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国家首次将微波炉、电饭煲等小家电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有力带动小家电企业增长。以小熊电器为例,其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13.20亿元,同比增长10.58%;扣非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增长8.24%。
在国际上,全球关税冲击促使中国家电企业加速“抢出口”。招商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在国补托底内需,出口新兴市场爆发、北美抢出口助力下,家电一季报收入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一季度,我国家用电器出口额同比增长9.9%。
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1~3月,美的海外出口增长30%,其中对北美出口增长尤其明显。除此之外,同期,新宝股份海外营收29.72亿元,同比增长约15.77%,出口区域以北美和欧洲为主,其中出口美国销售占公司总体销售收入的25%-30%。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佛山家电企业除了“抢出口”外,还在积极加快全球化布局,以降低关税风险。
2025年至今,美的集团已马不停蹄成立泰国亚太新总部、沙特中心;启动威灵汽车部件墨西哥基地建设;完成对Teka(除俄罗斯子公司)的收购,巩固在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市场的地位。目前,美的在全球44个主要生产基地中有23个海外生产基地,遍布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区域的十多个国家。
万和电气在泰国子公司去年收入1.05亿元、埃及子公司今年1月试产的基础上,继续加速推进泰国工厂二期建设及后续增资扩产计划;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在印度尼西亚的产能布局,印尼和声东菱有限公司去年销售额约6.7亿元人民币,新建的印尼东菱科技有限公司预计今年二季度量产,近期还将对其增资 5000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至1.5亿美元等值印尼盾。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佛山A股上市公司增长及总额过于依赖,而且特别依赖于几家“巨无霸”企业。一季度,和海信家电两家龙头企业,其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之和分别占54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74.78%和75.78%。
与家电行业的火热不同,佛山家居建材类上市公司如今正深陷“下行”困境,一片惨淡。
根据数据,佛山家居建材类十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企业营收下滑,其中中旗新材下滑最严重,达39.40%;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且3家跌幅超过100%,其中蒙娜丽莎下滑幅度最大。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16.12%;归母净利润亏损5928.14万元,同比骤降715.27%。企业坦言,2025 年,陶瓷行业仍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弱,“双碳”能耗政策进一步落地实施,贸易环境变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受地产下行影响,近年来,陶瓷行业面临需求减弱+坏账的双重冲击。2024年,又计提了1.4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的90%,主要为应收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工抵房减值准备。这已经是蒙娜丽莎连续第四年大幅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四年下来共计提减值近10亿元。
此外,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发现,在营收下滑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成本却没有同步下降,这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BB视讯官方入口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大型传统企业而言,生产规模的扩大往往伴随着固定成本的增加,如设备采购、厂房租赁等。然而,当市场需求下降或产品价格受到压缩时,这些固定成本却无法迅速削减,从而给企业利润空间带来了更大压力。
以佛山照明为例,在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滑14.78%的基础上,企业管理费用基本保持不变,而营销费用不降反增,从上年同期的8009.07万元增至8633.86万元。
其子公司国星光电也面临类似困境。一季度,总营业收入7.67亿元,同比减少18.48%;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减少40.25%。然而,管理费用却同比增长9.40%至3665.52万元。
拉长时间来看,这个问题更加凸显。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从1.21亿元跌至5153.01万元,而销售费用却从3982.49万元升至5071.13万元;管理费用增长更多,从1.33亿元升至1.50亿元;此外,公司董监高报酬也从1142.14万元升至1186.80万元。
面对困难和挑战,佛山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求变,探索跨界转型,但转型风险较高,收益难以保证。
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01亿元,同比减少313.61%。近两年,频繁跨界转型,涉足量子信息、大数据等产业。2024年,公司先后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并设立星光有限公司、星光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公司。然而,两起跨界并购未带来实质业绩提升,反而导致商誉减值。数据显示,并表后2024年星光量子、元生信息仅实现营业收入1.23万元、297.93万元。
在当下市场环境中,佛山家居建材类上市公司的确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业绩下滑、成本控制难题以及转型风险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未来,这些企业能否成功突破困境,实现新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还需持续观察其战略调整与市场应变能力。